新民晚报:菊花种遍白烛点亮 网友热捧汶川地震网上公祭 |
遍种菊花献哀思,轻点白烛暖故人―――昨天,“汶川地震周年祭”成网上昨天最热门搜索。在不同的网络平台上,国内网民不约而同地自发参与网上“5.12周年祭”,用虚拟的网络语言表达真实的民族大爱。
昨天,新浪、腾讯、网易等各大门户网站无一例外都把“5.12纪念”放在首页、做足专题。在昨天的MSN等聊天工具上,红心和“祝福汶川”成了常见的签名档。在腾讯网上的点烛祈福活动里,到今天零点上网点击鼠标、点亮白烛的已有1656895人。在近来热门的社区交友网站开心网上,超过8成人在自家的菜地里种上大片菊花献哀思,同时共同护花,寄语“逝者安息!四川雄起!中国加油!” 昨天,网同纪念网、清明网等专业的网上祭扫网站,更是在“5.12纪念”中充分发挥专长,让古老的祭扫传统在互联网上用同样的程序平移。在全国最大的网上纪念馆网同纪念网上,有专门的汶川大地震网上纪念园,根据已公布的罹难者名录,一人一馆建起了包括谭千秋在内的12074座逝者纪念馆,逝者生前的基本信息、不平凡事迹及照片清晰在网,网友可根据罹难者姓名、罹难日、职业或身份及罹难地点等关键词索引后,在其纪念馆里选择留言、献花、点烛、献歌等多种网上公祭方式。而在清明网上,一段近8分钟的沙画视频更是用近乎水墨画的方式描绘出了四川地震一周年来的历史,寥寥几笔从一年前的时钟定格到如今的家园重建,简洁而饱含深情,最后一句“用我们的爱心给你们力量”更是温暖人心。 拿什么来拯救伤城的记忆?不少网友认为,网络祭扫不仅仅是一个虚拟的程序,还能够实实在在地传情达意。即便现实中去不了汶川,但多样的网络祭扫同样能记录历史、表达心愿,而且这样众志成城、同寄哀思的网络空气更能让国人体验到一种众人拾柴的力量。其实,昨天国人的网上公祭已不仅限于寄哀思、表祝福,更多了不少对未来的理性思考。在昨晚天涯社区的头条―――“5.12国殇周年启示录”一帖里,网友跟帖“盖楼”超过了10层楼,网友们提出的如何确保震后捐款及资源合理配置、如何让援建房保质保量能抗震、如何让孤残的孩子们人人有书念…这些实际的后续问题,实际上比“周年祭”本身更重要。 |
资讯链接 |
更新:May 14 2009 5:19P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