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周刊:网祭是新时代的新民俗 |
政府为了传承传统文化,给百姓假期。但由于为了治理的方便,却提倡大家上网去祭祖先;与此同时,商家为了经济的利益,提倡大家上网去奠亡魂,听说发短信也成。如今,在我们一方面焦虑于传统文化的丧失;一方面又急于去改变会增加治理成本的民俗。我们的祭祀仪式甚至是传统文化,该走向何方。
社会观察 网上没有烟,心中总有花 对于27岁的广州人林良英来说,先人纪念馆是他在网络世界上唯一留真名的地方。一年前,妹妹患癌症去世,林在一个祭奠网站付费建立了一个纪念馆,以让外地的同学朋友能方便祭祀。2008年4月1日,林妹去世以来的第一个清明节马上要到来,林上网发现,在虚拟纪念馆里,网站特别改变了版式,在纪念项目里也有特别的“清明”组别祭奠,亲友在其中献歌,点烛,留言,“那种感觉就像虚拟世界里正在下雨一般。这里充满了清明节的气氛。”他对记者说。 在网络上怀念先人,至今在中国的历史还只有8年。2000年,当互联网泡沫在中国发展到破灭前的顶峰时,一名大学教师,陆炜,才在北京注册了“网同纪念(Netor)”,中国最早的网络祭奠站点之一。 陆炜现在已经是Netor董事长。他不是那种满脑子新技术和商业计划的IT狂,而是研究宗教与哲学。当年他一边看着大学生们蜂拥上网,一边想些终极的问题——“譬如,人的生命结束以后,怎么在这个新的网络世界传承下去?”陆炜对记者说,他和合伙人让用户注册以去世者命名的纪念馆,还给人们提供点烛、献花和写纪念文章的功能。 现在,Netor已经有82300多个逝者个人纪念馆,而中国内地已经建起3百多个网上祭奠、纪念的网站,那些自发的祭奠博客和社区在网络世界里更是星罗棋布。 政府治理下的文明祭扫 在相对自由的网络世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纪念逝者的方式。不过,在民间以外,政府和商家也在以更纷繁复杂的目标发掘这虚拟时代的怀念。 最新的推动力是2008年清明节,节前的3月15日,民政部向全国推广包括网上祭祀等“现代时尚的祭祀方式,确保使人民群众过一个文明、平安、祥和的清明节。”一位地方殡葬的行家向记者介绍,民政部近些年每年都在清明节前发文推动虚拟祭奠等新祭奠形式,原因是担忧扫墓人流庞大酿成事故,与之呼应的还有防火等安全部门——今年清明首次三天长假,人们重拾民俗、增加扫墓出游更可预见。 政府的号召早在2002年便开始了。2006年4月27日,据悉,民政部已正式发出通知,倡导网上纪念,号召殡葬业“破千百年丧葬陈陋俗,树新世纪祭祀文明新风”。通知一发布,国内就有多家墓地陵园先后与一些IT企业推出了网上纪念服务。在2008年3月中旬,新华社等中央媒体都以显著的篇幅报道,“为了缓解清明节集中祭扫给人们带来的不便和给交通造成的压力,中国民政部将向全国推广居家祭祀、网上祭祀、社区公祭、电视公祭、集体公祭等现代时尚的祭祀方式。通过以上措施,确保使人民群众过一个文明、平安、祥和的清明节。” 在中国传统里,清明节的习俗丰富而有趣,活动包括扫墓、踏青、荡秋千等等。从唐朝开始,朝廷就给官员放假以便于归乡扫墓,而扫墓活动通常是社会全体亲身参与的事。墓祭与平常在家里烧香不同,因为祭祀者离祭祀对象最近,容易引起亲近的感觉,国人们可以更好表达孝敬与亲情,通常人们还会有“实际行动”,譬如整修坟墓、挂烧纸钱、供奉祭品。 不过这些风俗就如放鞭炮一样不被城市欢迎。陆炜还记得,在2004年两会前,几位政协委员为了一个专门的提案找到Netor,希望扶持网络祭奠,反对白事消费。“每年都会有类似的提案。很多人都关注这个问题,认为传统习俗对资源的浪费太多,尤其在广东等南方省份特别厉害。”事实上,在新中国的历史上,从54年前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签名倡导火葬开始,传统的中国殡葬和祭奠风俗一直处于由繁而简的进程,纸制冥币等祭品一直是灰色或非法的商品。 市场经济进驻虚拟墓地 市场化的网络祭奠并不在意这些在现实世界里的禁锢。在深圳“无尽的爱”纪念网,一个在去年清明前建立的祭奠网站,几乎完全模拟了实地扫墓的全过程:烧猪、米饭、白酒、蜡烛、元宝、鲜花……都可以由鼠标拖拽到“墓碑”前,甚至西装、帽子、裙子等冥品也可以由网友选择拉到桶里“焚烧”。“我们系统研究了清明等祭奠习俗的全过程,”营销总监韩凯说,这样高仿真的模拟,可以让人们以环保、身临其境的方式维持清明习俗,韩凯期待这样的体验能在将来使虚拟纪念馆能实现每个100到200元的收入。 在这些虚拟祭奠的网站里,很多虚拟纪念馆都已经在收费了。在已经实现收费的Netor,每个纪念馆的“起步价”(首年年费)是240元。业内人士分析,在互联网上,祭奠网站的用户可以说是“忠诚度”最高的,因为从建馆开始,祭奠者就不会轻易跳到其它地方,而且他的每次悼念都相当于一种感情的延续。在一个杨姓的虚拟祭奠馆,去世者的母亲多年坚持在网上给孩子“送饭”,早、午、晚、消夜从不遗漏,还影响了很多像她这样的丧子的母亲,大家联合着在网络上轮流值班送饭,成为虚拟祭奠界流传着的一个小故事。 对于虚拟祭奠机构来说,这几年更有增长潜力的是墓地的广告——民政部门对网络祭奠的推动,也在影响着各地墓园、殡仪馆等产业的生意(截至2005年底,全国共有经营性公墓1009个,殡葬管理单位681个)。从2001年开始,各地传统的殡葬机构都在加入网上祭奠的商业服务,其中最大动作的是上海殡葬服务中心,不但成立了网上公墓,还捆绑着一众殡仪馆、不同档次的墓园和工艺品公司,在去年称其已有4000万流量。 尽管如此,中国人在网上祭奠先人还只是刚刚开始。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黄涛坦言他只在虚拟世界上祭奠过一次。去年,人大教授余虹离世后,黄涛在学院设立的网上祭堂为逝者点烛、祭酒。作为复兴传统民俗的倡议者,他并不抵制虚拟祭奠。他说:“无论是在家里、网上,还是清明等固定日子到祠堂或先人墓地拜祭,其实都是情感表达的方式。在这个意义上,我想在墓地前敬酒与在网上给逝者写挽言没有太大区别。”(记者 炫风) 专业说法 网祭,方便环保又贴近 所有新鲜的事物出来必然有争论,被政府提倡的网祭也是如此。因为这牵涉的不仅只是一种习俗的变化,还关系着政府是用着怎样的治理思维,到底是少数人主导多数人的行为,还是多数人自己决定自己的模式。实际上,即便不去追究政府的意图,就网祭来说也是有很多值得讨论的地方。 在各地民政部门的宣传里,网络祭祀的基本有几点:许多城市开始对实地祭奠烧纸燃炮进行限制,而网上祭奠等非传统方式,由于“方便、快捷、环保”而受到政府鼓励;在清明节日,非传统方式的推行可以规避人潮出行的事故隐患;对于远走他乡的亲友,在节日期间以网络祭祀是最好的选择。 而在市场业界看来,互联网是一个跨越时空的虚拟平台,空间阻隔和时间限制被完全地打破;网上祭祖,可以无限地存放照片、文集,保存逝者的描述与后人的怀念,使逝者真正达到“永恒”。 更符合青年人的生活形态 黄涛 中国民俗协会副会长 通俗地说,民俗就是何时做何事。我是河北人,老家那里的清明扫墓有一定的程序。扫墓时要准备好供品,一般是当地最好吃的东西,包括大碗肉、鱼、馒头等等,然后是烧纸上坟,女性还要在坟前哭坟,然后大家还要清理坟墓、除草。清明祭祖民俗的特点是在坟前,我们离先人靠得更近,这种感觉上跟平时在家里向灵位烧香不大一样,我们可以在死者的“居所”修坟、祭祀、说话,更好地表达思念之情。 节日,其实都是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但它没有模式化的要求。时代在变化,既然进入了网络的时代,我们也应该以正常的眼光看待民俗在社会流变中的转化。在现代的城市,墓葬基本上没有了,骨灰盒也开始不是主流了,离先人遗骸拜祭的空间越来越小,而且哪怕现在清明有了假期,很多人还是没有时间回老家扫墓。在这样的变化底下,在网上扫墓也是一样的。 今年是给清明放假的第一年。一些评论认为要重振传统民俗,就要完整地保留清明祭祖的形式,包括出门扫墓等等,认为网络祭奠对此是破坏,弱化和虚渺化了,我并不赞同。其实几千年来,中国人的民俗一直就在变,没有真正的原始点,绝对的原生态并不存在,清明扫墓这类也是一样。我们要看到,网络能给清明增加很多新的东西,尤其在情感表达方面,人们写的回忆、思念、献歌在现实中都不能保留,但网络祭奠先人就能做到——对于上网的中青年们来说,网络的表达已经更符合他的生活形态了。只要有了情感的表达。方式是可以不限的。 陆炜 网同纪念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祭奠先人,有具体的形式,也有抽象的要求。传统现实世界的清明祭祖民俗是扫墓等,讲究靠近先人的表达感情与纪念,但我们做网络祭奠平台,并不关注先人的遗骸摆在哪里,我们关注的是纪念的精神,超越时空的怀念。中国的祭祀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的传统并非一下子就会改变得了,当然网络祭祀相比之下也有即时性、交往性和方便性的特点。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网络祭奠不可能代替现实中的扫墓活动、骨灰与墓葬。在这个基础上说,我们与传统的民俗并没有冲突。我们只是作为在这个网络时代,对传统纪念方式的一个补充和延伸。而且一些在城市现实中已经没空间延续的民俗,我们已经在网络上重新再现它,受到很多网友的欢迎。有时这些活动可以说形成了一种新的网络纪念习惯,一些专家还认为这是新时代的新民俗,从线上、线下祭黄帝,到与新浪等门户做网络时代的端午,我们到传统节日都会做一种事情,试图探索一种新的民俗。 现代科技捆绑祭奠挺好 李汉秋 中国民协节委会主任 如果清明节无法赶回亲人的墓前,我们在网上祭奠,网上设一个灵堂、纪念碑,这就是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这种方式很好。以前过春节是磕头、下跪,几十年前就已经不下跪了,发展到用鞠躬表示拜年。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朋友见面作揖以表祝贺。十年前开始用贺年卡的方式,明信片非常风行。最近特别流行的是手机短信拜年,这也非常好。当然手机短信拜年不能代替面对面的交流,但没有条件当面拜年,手机短信一发几十条就扩大了拜年的范围。 我们可以多设计一些,促使传统节日与时俱进发展得更好,这方面有很多工作可做,有待我们去开拓。我们是在前进,但是能够前进更好一些,和老百姓生活更加贴近,特别是征求青少年人的意见,让他们更加喜欢,让他们既喜欢西方节日,更喜欢中国传统节日,这也应该算两全其美。 比在坟前哭诉更有意义 刘晓翔 酒店部门经理 虚拟纪念馆管理人 3年前,在我父亲过世前,我一直以为网上祭奠大多是给名人而设,譬如几乎每一个祭奠网站都有张国荣的专馆。父亲过世后,我申请了一个纪念馆的纪念空间,把他的照片,还有我们家人的一些悼念放在了馆里,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很多我不认识的、父亲生前的朋友和同学都在里面留了言,看到他们描述的故事,我才更完整地了解到我父亲的一生,还因此交了不少朋友。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清明节到了,我会隆重地在网络纪念馆里给爸爸上香,敬酒。我并不认为这样做有失庄重,俗话说做礼最重要“有心”,我正准备为他做一个小的传记,放在网络上。我认为这是比在坟前哭诉更有意义的方式。 特约记者 河伯 百姓声音 网祭,缺乏仪式的庄重 清明节假期,作为2008年中国节假日改制的第一节课,颇有实验意味,就像第一年爆竹解禁,让我们兴奋莫名。但应该记得的是,开禁爆竹后,主流舆论口径并没有太多渲染烟花鞭炮所带来的喜庆气氛,而人员伤亡与火灾发生的数据则不可少。 清明节,报道焦点依旧是交通堵塞和火灾隐患,似乎只有网上祭祀等等“先进文明”的祭扫方式,才能令我们名正言顺地享有清明节日带来的情感满足。在这点上,老百姓是有话说的,他们认为网祭不仅不庄重,也不该用火或是交通堵塞之类的做借口来提倡网祭。以下是一些普通民众的说法,它们可能跟政府口径不同,可能跟民俗学者想法不同,跟一些商业网站的人说法也是不一样。 网祭有违节日初衷 清明节前一周,北京等大型城市的公墓出现了第一批祭扫人流。在没有清明假期的时候,人们自然会利用清明周边的周末假期祭扫,但有了正式假期之后,这样的提前或推后祭扫有了新的意义,那就是将清明三天连续的假期空出来,外出休闲旅游。 杰西卡是某网站的中层管理人员,在清明的前一周跟家人分别去祭扫了两位隔代的老人。她确实有清明三天假期出游的计划,但提前祭扫的原因主要是怕人多,甚至在提前祭扫的时候,他们都分别选择了清晨和中午两个人流相对稀少的时间。杰西卡觉得清明节是否当作旅游节,这完全看大家自己的选择,对于那些原本对清明祭扫没有价值认知的人,清明节就是假期。 杰西卡自称是个很严格遵守家族传统的人,但她觉得身边的人未必会对这个节日如此看重,甚至早就有人抱怨清明假期破坏了五一长假,没法去国外旅游了。上班族是假期旅游的主力军,也是网上社会的主力军,要是他们都点点鼠标网上祭祀了,这个清明节就更成为休假了。 不要老拿火说事 网上祭祀,就是因为不用动火不用动身,而引来一片叫好声。但作为节日来说,这样的状况是我们坦然接受的必然还是要断然解决的偶然呢? 火在人类文化与仪式中是种很奇妙的东西,人们暂时还没法抗拒它的魔力,人们只要自己动火,就永远有酿成火灾的危险。但如果不是信奉火的传奇,奥运圣火传递又如何可以在全球形成风潮呢? 其实很多公墓都有专门焚烧的炉子,这要比自己在坟前烧纸安全多了,而且它们还大多形成了自己的“亚习俗”,比如在锦州的公墓,就提供粉笔,在烧纸之前,可以在炉口写上逝者的名字。 网祭割裂生死关系 完全可以设想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实现一种相对理想的通灵网络与祭扫仪式感,但即便是这样的电子还原方式,也只是清明传统的一部分而已。换言之,清明祭扫,不仅是生者对逝者的缅怀,也是生者之间相互感知与交流的机会。从清明的习俗传统看,祭扫先人也只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已,更多的意义在于生者更新灶火、驱邪除秽,共同开启一年的新生活。 对于魏女士来说,每年祭扫老人,都是与兄弟姐妹聚会的日子,缅怀老人的一些故事,也成为他们延续家庭传统的方式。她觉得孩子们成家之后,他们这代人开始重新过自己的生活,所以愈发看重兄弟姐妹之间的情谊。不用说他们这个年纪的人不会操作也更不会理解网上祭扫。 从日常生活层面上看,这些市民并没有深度考虑过节日的意义,但就像春节“总要回来”的愿望一样,清明也是他们相聚、交流的机会,他们完全无法理解在家里点鼠标式的祭祀活动。虽然年岁大了身体不比当年,但他们宁愿拥挤过车流人流,从地铁站步行很久来到北京八宝山公墓,好像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对于故人的尊重。 网祭,像电子游戏 习俗是多少年形成的,每个人都在遵守也都在创造,凝结着一代代人的记忆与智慧。早有学者指出,中国人不是没有宗教情绪,而是在一些传统习俗,特别是先人崇拜中表现出来。 因此,习俗并不能与制度等量齐观,不是可以通过一刀切的规则改变与简单的宣传倡导就可以扭转改变的,我们有先人崇拜的传统,我们有除夕守岁的记忆,祭扫与放炮这样的行为,是有其价值和情感上的内涵与支撑的。这不仅仅是行为本身,忽略了动机的行为,就成了一种游戏。 漫画家阿东为此发表了一幅画作,天真的孩子看到父亲通过电脑,已经轻易给爷爷祭扫到2030年了,便问道:“我也帮您把墓扫了吧?”联想到CNN对海湾战争的直播,传播学者批判那就像是一场战争电子游戏,遮蔽了战争的残酷性与道德意义,这种类似电子游戏一样点鼠标的方式,又怎能让我们产生和维持对逝者的尊重与怀念? 同样,从技术层面上看,目前的电子祭祀也完全达不到真实祭扫所能呈现的庄重感,技术是在不断提供各种替代品,或许有一天我们会拥有麦克卢汉所谓的通灵网络,但技术的替代从来都是选择而不是推动的结果,技术替代本身也需要真正的灵感与技能,这也就是电子鞭炮一直没有流行。 【来源:南都周刊】 |
资讯链接 |
更新:Apr 10 2008 3:49PM |